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凝聚并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研为要。教育家精神赋予了新时代教师和教研员崇高使命,为新时代加强教师和教研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为支撑。教研员只有践行教育家精神,才能把自己的工作转化为真实的课程教学实践,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丰富、生动的状态,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作为新时代的教研员,必须深刻领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努力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牢记使命,躬耕教坛,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的教研员必须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教研员的政治品格和立身之本,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教研员的崇高使命。教研员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自觉追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作为不懈追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研工作全过程,引领和服务广大教师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的教研员必须坚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研员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研员应是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群体,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研的楷模。新时代的教研员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路人,更要成为教师人生道路上的好榜样;要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高尚人格作为一种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在言论、行为、治学上成为广大教师的表率和典范。
新时代的教研员必须具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教研员的看家本领,是中华5000多年教育智慧和优秀文化的传承。新时代的教研员要引导和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善于把握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与规律,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影响与反映,在沟通理解上多下功夫,努力发现每个教师和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让每一个师生都健康成长、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新时代的教研员必须具备“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研员终身从教立研的力量之源。勤学笃行就要深稽博考、潜精研思、知行合一,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探究事业,为课程和学科发展、教学改革添砖加瓦;求是创新就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求新时代的教研员扎根教研事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乐于并勇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升服务和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新时代的教研员必须具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研员的道德良知和职业追求。选择了教育教学研究,就选择了平淡和平凡、热爱和仁爱、奉献和担当。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对师生的仁爱之心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研员。这要求新时代的教研员涵养直腰做人梯、弯腰做人桥、甘当铺路石子的伯乐精神,厚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情怀,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用大爱书写教研人生。
新时代的教研员必须具有“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研员的崇高境界。心系祖国前途命运,服务民族复兴,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是教研员的重要使命。教研员要秉持心系苍生的情怀、开放包容的心态、传道弘业的追求,努力传承中华文明、勇攀学术高峰、增进人类福祉;要有兼济天下的达观胸襟与格局,具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担人类共同命运的责任与担当,争做有历史厚度、未来眼光、中华气派、广阔视野的新时代教研人。
新理念催生新实践,作为新时代的教研员要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展现新风貌,锤炼新本领。鼓足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激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潜心教书育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按下创新发展的“快进键”,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作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作者:靳建设系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物理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教科院原院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1日第1版